新闻资讯

这里有最新的公司动态跟产品动态,关注我们让您更快了解最新新闻

关于电机维修的常识


  绕组故障一般分为绕组接地、短路、开路、接线错误。现在分别说明故障现象、产生的原因及检查方法。

  一、绕组接地
  指绕组与铁心或与机壳绝缘破坏而造成的接地。
  1、故障现象
  机壳带电、控制线路失控、绕组短路发热,致使电动机无法正常运行。
  2、产生原因
  绕组受潮使绝缘电阻下降、电动机长期过载运行、有害气体腐蚀、金属异物侵入绕组内部损坏绝缘、重绕定子绕组时绝缘损坏碰铁心、绕组端部碰端盖机座、定子转子磨擦引起绝缘灼伤、引出线绝缘损坏与壳体相碰、过电压(如雷击)使绝缘击穿。
  3.检查方法
  (1)观察法。通过目测绕组端部及线槽内绝缘物观察有无损伤和焦黑的痕迹,如有就是接地点。
  (2)万用表检查法。用万用表低阻档检查,读数很小,则为接地。
  (3)兆欧表法。根据不同的等级选用不同的兆欧表测量每组电阻的绝缘电阻,若读数为零,则表示该项绕组接地,但对电机绝缘受潮或因事故而击穿,需依据经验判定,一般说来指针在“0”处摇摆不定时,可认为其具有一定的电阻值。
  (4)试灯法。如果试灯亮,说明绕组接地,若发现某处伴有火花或冒烟,则该处为绕组接地故障点。若灯微亮则绝缘有接地击穿。若灯不亮,但测试棒接地时也出现火花,说明绕组尚未击穿,只是严重受潮。也可用硬木在外壳的止口边缘轻敲,敲到某一处等一灭一亮时,说明电流时通时断,则该处就是接地点。
  (5)电流穿烧法。用一台调压变压器,接上电源后,接地点很快发热,绝缘物冒烟处即为接地点。应特别注意小型电机不得超过额定电流的两倍,时间不超过半分钟,大电机为额定电流的20%-50%或逐步增大电流,到接地点刚冒烟时立即断电。
  (6)分组淘汰法。对于接地点在铁芯心里面且烧灼比较厉害,烧损的铜线与铁芯熔在一起。采用的方法是把接地的一相绕组分成两半,依此类推,最后找出接地点。
  此外,还有高压试验法、磁针探索法、工频振动法等。
  4.处理方法
  (1)绕组受潮引起接地的应先进行烘干,当冷却到60——70℃左右时,浇上绝缘漆后再烘干。
  (2)绕组端部绝缘损坏时,在接地处重新进行绝缘处理、涂漆、再烘干。
  (3)绕组接地点在槽内时,应重绕绕组或更换部分绕组元件。
  最后应用不同的兆欧表进行测量,满足技术要求即可

 

 电动机重绕线圈后要进行浸渍处理,其目的是:

       1)提高机械强度

      电动机重绕后,尤其低压电动机重绕后,电动机绕组是由各种绝缘件组成的一个松散体,如槽楔、槽绝缘、各种垫条垫纸、端部垫块,以及线圈本身各线匝等都是松散的,如果不经浸渍处理,电动机运行时在电磁应力和电磁振动以及热胀冷缩产生的机械应力作用下,很快就会使各线匝磨损和松散,各部绝缘遭到损伤,尤其温升高、正反转的电动机,损坏更快。但用绝缘漆浸渍处理后,将电动机所有绝缘件、绝缘材料表面和毛细孔内全部浸入绝缘漆,粘结成一个整体,使绕组机械强度提高,可增加绕组耐各种应力的作用,从而提高电动机的使用寿命。

      2)提高绕组导热性和耐热性http://user.qzone.qq.com/772259191

      电动机重绕线圈在未经浸渍处理前,绝缘结构中各种绝缘材料内部都有微孔存在,各组和绝缘件之间也有空气隙,这些微孔和空气隙内充满空气,空气又是不良的导热体,影响电动机散热。如果电动机经浸渍后,让绝缘漆填充入各个绝缘材料的微孔和毛细管,以及所有空气隙内,则导热性能就会大大提高,因为绝缘漆导热率为空气的5倍。普通浸漆的电动机温升比不经浸漆的电动机温升可降低10K,真空浸漆电动机又比普通浸漆的电动机温升降低5K。

      电动机被烧毁不是取决于电动机的平均温度,而是取决于绝缘的最热点的温度。一台电动机绕组各点温度并不相同,相差20℃之多,电动机经浸渍后,使最热温度降低,从而提高了电动机的耐热性能。

      3)提高绕组抗外界环境能力

      电动机通常是处于有潮湿、碱、盐以及其他有害气体环境中运行,导致绝缘性能加速劣化,甚至发生绝缘击穿现象。电动机绕组经浸渍处理后就能够减缓外界环境的侵蚀速度的程度。

     4)提高电气强度

      空气的击穿强度远远低于电动机各种绝材料,又由于空气隙相对介电系数小,而承受电场强度最高,当电动机绝缘浸渍处理后,用绝缘漆代替空气的空间,提高了介电系数和承受电场强度的能力,此外,绝缘漆填充各绝缘间隙和毛细管之后,能改善电场分布,还起修补绝缘薄弱点的作用,因此提高了电动机的绝缘电气强度。

    

       电动机绕组的结构主要分下列几种型式:

一、以定子绕组形成磁极来区分

      定子绕组根据电动机的磁极数与绕组分布形成实际磁极数的关系,可分为显极式与庶极式两种类型。

      1.显极式绕组

      在显极式绕组中,每个(组)线圈形成一个磁极,绕组的线圈(组)数与磁极数相等。

      在显极式绕组中,为了要使磁极的极性N和S相互间隔,相邻两个线圈(组)里的电流方向必须相反,即相邻两个线圈(组)的连接方式必须尾端接尾端,首端接首端(电工术语为“尾接尾、头接头”),也即反接串联方式。

      2.庶极式绕组

      在庶极式绕组中,每个(组)线圈形成两个磁极,绕组的线圈(组)数为磁极数的一半,因为另半数磁极由线圈(组)产生磁极的磁力线共同形成。

      在庶极式绕组中,每个线圈(组)所形成的磁极的极性都相同,因而所有线圈(组)里的电流方向都相同,即相邻两个线圈(组)的连接方式应该是尾端接首端(电工术语为“尾接头”),即顺接串联方式。

二、以定子绕组的形状与嵌装布线方式区分

      定子绕组根据线圈绕制的形状与嵌装布线方式不同,可分为集中式和分布式两类。

      1.集中式绕组

       集中式绕组一般仅有一个或几个矩形框线圈组成。绕制后用纱带包扎定型,再经浸漆烘干处理后嵌装在凸磁极的铁心上。直流电动机、通用电动机的激磁线圈,以及单相罩极电动机的主极绕组都采用这种绕组。

      2.分布式绕组

       采用分布式绕组的电动机定子没有凸性的极掌,每个磁极都是由一个或几个线圈按照一定的规律嵌装布线组成线圈组。根据嵌装布线排列的形式不同,分布式绕组又可分为同心式、迭式两类。

      (1)同心式绕组     同心式绕组是同一线圈组的几个大小不同矩形线圈,按同一中心的位置逐个嵌装排列成回字形的型式。同心式绕组又分单层与多层。一般单项电动机和部分小功率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定子绕组采用这种型式。

      (2)迭式绕组     迭式绕组是所有线圈的形状大小完全相同(单双圈例外),分别以每槽嵌装一个线圈边,并在槽外端部逐个相迭均匀分布的型式。迭式绕组又分单层迭式和双层迭式两种。在每槽里只嵌一个线圈边的为单层迭式绕组,或称单迭绕组;每槽嵌两个属不同线圈组的线圈边(分上下层)为双层迭式绕组,或称双迭绕组。迭式绕组由于嵌装布线方式的变化不同,又有单双圈交叉布线排列与单双层混合布线排列之分;此外,从绕组端部的嵌装形状称为链形绕组、篮形绕组,实际上均属迭式绕组。一般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定子绕组较多采用迭式绕组。

三、转子绕组

        转子绕组基本上分鼠笼型和绕线型两类。鼠笼型结构较简单,其绕组过去为嵌铜条,目前多数采用浇铸铝,特殊的双鼠笼转子具有两组鼠笼条。绕线型转子绕组与定子绕组相同,也分迭式与另外一种波型绕组。波型绕组的外形与迭式绕组相似,但布线方式不同,它的基本元件不是整个线圈,而是单匝单元线圈,嵌装后需逐个焊接成线圈组。波形绕组一般应用于大型交流电动机的转子绕组或中大型直流电动机的电枢绕组。

 

     轴承是中小型电动机在运行过程中最易损坏的零部件,如果轴承损坏就会出现:噪音和振动增强;工作温度升高;配套设备精度下降;甚至会造成电动机的烧毁。如何对电动机的轴承进行维护,延长使用寿命,应在电动机的安装使用过程中注意下列因素:

1、联轴器的安装

 当电动机采用联轴器与配套设备连接时,应避免安装联轴器所产生的轴向力对轴承产生破坏,对于过盈配合的尺寸建议采用热套或顶住非轴伸端的轴端面进行安装,这样可有效的避免轴承受较大的轴向力,起到保护轴承的作用。

2、轴承的润滑

据研究表明大约有36%轴承损坏的原因是由于因轴承润滑不良或润滑脂使用不当造成的。由于轴承通常是机械设备中最不容易装卸的部件,不经常润滑就会出现问题。中小型电动机(80-355)正常连续运转六个月,应更换润滑脂一次。当发现油脂色泽变暗,上面有水珠或灰尘聚集;油脂硬化变质或轴承发热(轴承的运行温度不应超过95℃)等现象应立即更换油脂。更换油脂时,应将陈脂清除,并将轴承及轴承盖洗净,然后加入新润滑脂,所加的润滑脂量以加至轴承室空间的1/3--2/3为宜。

3、污染 
  轴承是精密零件,如果轴承及润滑脂受到污染,将无法有效运行,因此要求电动机的使用环境一定要符合电动机的防护等级的要求。

4、疲劳 
  如果配套设备出现过载、使用或维护不当,轴承都会受到影响,研究表明导致提前失效的轴承中有34%是由于疲劳引起的。因此要求电动机应在额定条件下运行,避免过载运行。

Baidu
sogou